抗災(zāi)自救系列報道--不一樣的體驗
2014-09
20日,東站也遭遇了建站以來最大規(guī)模的洪水侵襲,整個車站都浸泡在洪水之中。
21日一大早,同事們就回到站里,呈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的是:車站進口的鐵柵欄上掛滿了水草、塑料袋等垃圾,停車場上滿是洪水退去后的淤泥,候車廳里依然有積水,售票處由于不通風(fēng)空氣一直中彌漫著發(fā)霉的味道。面對此情此景,站里的全體職工在第一時間就展開了災(zāi)后自救,集團公司各兄弟單位也帶著工具趕來救援。
洪水肆虐過后車站一直處于停電狀態(tài),電腦無法正常使用,退票和賣票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。面對越來越多的旅客涌入車站,擠在售票處前,站務(wù)員們緊張地賣著最“原始”的手工票--“剪刀票”。說緊張,是因為那么多的人涌入,大家的心情都很著急,而手工售票的速度卻跟不上。說起手工票,我來車站一年的時間里也多次聽老同事們說起過,聽著他們繪聲繪色得回憶當年的情景讓人有種莫名的憧憬。帶著對手工票的一絲好奇,雖然我的工作是出納,但我還是主動提出一起上車幫忙,幫她們撕票和登記。但當你真正做起來的時候,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,單單是撕票就讓我亂了陣腳,一元、三元、五元、十元、二十元……一疊各種金額的票捏在手里,面對一車目的地不同的旅客,和焦急的氛圍,要找出相應(yīng)的金額的確不容易,手撕票小小的、薄薄的,我撕每一張票都格外小心,一不小心就會撕下兩張甚至三張。直到十點鐘,全站恢復(fù)了供電,售票也恢復(fù)正常,手工票才再次退出“歷史舞臺”。但就是這短短的幾小時卻給了我不一樣的體驗,在感嘆站領(lǐng)導(dǎo)面對緊急狀況做決定又快又準的同時,也讓我懂得了什么是“知易行難”。
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(zāi)考驗著東站人,但我們并沒有被洪水沖垮,我相信,風(fēng)雨過后總會有更美麗的彩虹。